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

大學一件事——玩盡佢

常言道,大學有五件事:走堂、拍拖、上莊、住hall和做兼職。我卻會說,大學只有一件事:玩,仲要玩盡佢。

大學時期,一生人大多只有一個。大學時期,大概是你人生最無限制,最自由,最青春的數年。中學時期,為了向著大學席位進發,怎樣玩也得有個譜,大部份時間都花在書本,不,是應付考試上。這兩者是不同的,中學時期的「讀書」很難說得上是追求學問,還是捉摸和配合考評局的心理較多。大學畢業後,香港人的工作模式只會令你連喘氣的時間也沒有,更遑論甚麼家庭負擔,或是樓奴問題了。相比起人生其他階段,大學時期可算是十分自由。大學世界,限制可很少,大學生要做甚麼,跟誰做,只要不違法,沒有人管你。除了這數年,如此燃燒青春的機會也許再不復見。
近年大學生成了眾矢之的,一舉一動也被社會注視,也常常被抨擊為只顧吃喝玩樂,酒池肉林的一群。別誤會,本文說的玩,並不等同那種被狠批的「為玩而玩」。追求學問,也可以玩得好盡。舉個例,梁文道大學時期曾修讀一門德文哲學科,於學期快完結,要開始準備論文之時,他想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課題想要研究。可是這題目需要花長一點時間才可營造佳作,於是他向老師提出這論文的分數他就棄掉,並於一年後把論文交給老師批改。最後,他的成績當然缺了一角,但他那遲來的論文卻得了A。為了理想,為了暢泳於知識海的快感,他可玩得很盡。中學生讀書,追求的是成績;大學生讀書,追求的應是學問。難得升上大學,這個有任君攫取的知識的天堂,何不玩盡佢,拋成績於腦後,想讀甚麼科就讀甚麼科,不理其「爛不爛grade」,「伏不伏」。就算真的取了個不堪入目的成績,那又如何?也只是幾個學分,一個學期,可是,學到的知識,是專屬於你的,並且是一輩子的。


那當然,「書冊埋頭無了日,不如拋卻去尋春」,只顧讀書的不平衡生活也是不健康的。除了無涯的學問,大學裡還有無盡的可能性,只要你想得出的,都有。大學時期是開闊眼光的最佳時期:學會、活動、交換計劃,全部「其實唔難」。中學時,基層子弟想要去旅行見見世面,機會甚微,而且家人大多也不放心;到了大學,伴以各種交流團的是學生資助或貸款。家境不再是問題,重點是你是否有心。而各學會亦會舉辦各式其式的活動:做義工、演話劇、歌唱比賽、搞學運,只要你說好,機會總在你身旁。也許你會說,若是我參與後才發現那活動不適合自已,豈不是浪費光陰?但不走過錯的路,哪會知道甚麼是對?在大學生涯盡情去「玩」,參與不同的活動,則可認清自已的路,發掘自身未知的潛能,盡情尋覓理想。日後回望過去,盡是瘋狂卻熱血的畫面,換來的會是會心微笑。


不過說到底,每個人的性格、家境、需要或抱負各有不同,最重要的,還是不要隨波逐流做一些違心的事。總的來說,大學生,無論在哪方面(當然除了不義之事),放膽盡情玩盡佢吧!99%的人只會後悔沒做某件事,而非做了某件事。共勉之。


(原載於:刺青雜誌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